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7-7-23 22:54:35
|
显示全部楼层
下文写于2009年7月,那时胶片残留的余晖仍然令人恋恋不舍。此文今天看来,需要改动的地方很多,但还是不改了,就当玩,发出来助助兴。
夏日的夜晚,弥漫着激情,328的片子,令我陶醉,法国红酒,点燃了周末晚霞。
DF这部幻灯机,考验过诸多名镜,徕卡501,7514,八妹,钢嘴,路来水刀,康泰时120微距,阿尔帕48,蔡司彪钢,250SA,350SA…….. 每一颗镜头,都似银河中灿烂的星斗,每一颗镜头,都经过无数PK后才在江湖中扬名,每一颗镜头,都是大家趋之若鹜的精品,但是,其中的任何一颗镜头,若和328 PK,都会输掉。
这样的镜头,即便你不曾拥有,只要看过她的片子,转动过她的调焦环,怀抱过哪怕一刻,都是一种极大的满足。
为了这颗名镜,DF居然还打开了MG葡萄酒助兴,只有328会有如此的礼遇。328来了,玛歌来了,遗憾的是G哥没来,但拥有328的G哥是最幸福的。
当一颗镜头,能把你带到真实的梦境中,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,328画面的美感超出了你的想象,让你无话可说,你只有承认这是梦,否则没法解释。你见到的是真实的梦,在我见过的所有镜头中,只有328,才会有这种感觉。
精妙,绝美,无与伦比,叹为观止,匪夷所思——若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,无论是人,还是事物,必定是凤毛麟角,神龙过海,难得一见。
世界足联每年都评选出足球先生,这些球星,如诸多名镜,都很优秀,但他们中没有一个能和马拉多纳相比。且不说长途奔袭,单骑救主,老马的传球,都令你叹为观止,没有人知道老马会把球传向哪里,甚至把球传出去了,你仍然不能理解这个传球,只有当队友“风之子”卡尼吉亚接到传球,你才明白,老马这漫不经心的一脚传球,会如此致命:老马一人吸引了4名防守队员,在对方包夹的一瞬,把球传出,此时卡尼吉亚的前面,已经没有了防守队员,剩下的事情非常简单:突破,然后进球。当人们用匪夷所思,叹为观止来赞叹这个传球时,老马已经成为一个神话。我们都知道,足球讲究技术和力量,南美球员偏重技术,欧洲球员偏重力量,足球发展到今天,无论南美还是欧洲,风格都趋于相同,即都重视整体偏重力量。镜头也极其相似,力量代表分辨率,技术代表层次和色彩,老镜头,是技术风格的代表,新镜头是力量风格的化身,很多人喜欢老镜头,就是怀念崇尚技术的时代,足球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观赏快感。现代镜头,趋于相同,很重视整体,偏重锐度,少了个性,一谈到镜头,必说锐度。没错,锐度固然很重要,如同足球需要力量,但是,当你观察马拉多纳踢出的任意球时,就会发现,他的力量不是最大的,守门员却为之胆寒,因为老马的球,力量和弧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。力量大了,弧度降低,弧度大了,球速不快,贝克汉姆的任意球弧度虽然也不错,却不如老马带着刀锋的弧线球有力度,终究还是二流。
328这颗镜头,已经把力量(分辨率),技术(层次色彩)完美的融为一体,成为一颗旷世难求的珍品。
荷花,依旧是那朵荷花,经过328的抚摸,花瓣的细节得到极大的提升,质感如丝绒般细腻,仿佛被赋予了生命,这朵幸福的荷花,已成为叹为观止的永恒。
328的美,如绝色佳人,令人停止呼吸;如冰封大河,失去滔滔;如漫天繁星,失去颜色;如妙手偶得的文章,可遇不可求。
ZEISS,是光学界的泰山北斗,由于制造成本的因素,制作328镜头是亏损的,没有实现量产,全世界只有不足200只镜头,328存在的理由,多少有彰显实力的考虑。在ZEISS的官方网站上,250SA,被誉为锐度最高的镜头, 250SA镜头的最大光圈是5.6,328的最大光圈是2.8,通过我在幻灯机上的观察,328在2.8光圈时的锐度已经超过了250SA, 如果328收缩两档光圈后同样是5.6光圈,会具有怎样的锐度,就不必说了。看过328的片子,再看250SA的片子,你会惊异的发现——美感不见了,感觉很正确,250SA的片子确实很好,但和328的片子比,少了很多神韵,少了很多气质,少了很多令你一见钟情的眼神——偶遇,代表着永恒。
没有见过328的片子,是一种遗憾。见过328的片子,也是一种遗憾——如同喝过了好酒,不愿再喝差酒。我的镜头,虽然也是ZEISS,同样是德产,但和328比较,有着巨大悬殊的差距,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,80镜头拍的片子,两个字,粗糙,如小学生歪歪扭扭的作业,令人发笑,和328比,我绝不能给60分,只有50分而已,蔡司80镜头的成像没有丝毫328的影子,画面干涩,枯燥,层次表达没有耐心,我暂时失去了再用80镜头的动力。我应该对328致敬,是她让我知道了差距,能够设计出如此完美镜头的人,一定是非同凡人的智者。
玩家都知道,最大光圈通常是镜头的软肋,很多人常说,镜头缩小一档光圈后,素质明显提高,这句话我们听得太多了,仿佛最大光圈就不应该有优异的成像,徕卡之所以备受推崇,就是因为最大光圈成像优异,无论3514,352,502,501,7514,902,徕卡的最大光圈,如同点燃了背景里的空气,激情四射的燃烧在主体的背后,令主体更加生动和传神。
328之所以叫328,是因为有2.8的光圈。135画幅的328,都要有庞大的体积和不菲的价格,而这颗328居然是66画幅的,而其强大之处,偏偏就在于最大光圈的成像。我们反复比较了2.8光圈和4光圈的人像,2.8光圈的细节锐利,层次丰富,色彩油润,这三者的完美组合,令2.8光圈的成像有着诗一般的意境,画一般的美丽,琴一般的优雅,棋一般的睿智。你感受到的这种强大,没有任何侵略性,如段誉乔峰的眼神,功力到了极致后,反而温润如常。当光圈收缩一档为4的时候,画面的锐度进一步提高,这本来是好事,可惜,锐度提高后,画面的油润度略微降低,反而没有最大光圈耐看,少了些回味。这个例子再一次印证了锐度越高并非表明镜头越好。328的最大光圈,背景虚化得极度完美,深邃并且自然。虽然厂家建议使用4或5.6光圈,但我认为,人像拍摄,2.8光圈是最棒的,2.8光圈景深极浅,需要精确的调焦,幸运的是,328的对焦环非常粗大,转动起来极为顺滑,加上哈苏明亮的取景屏,很容易做到精细调焦。
好的镜头,如少女的眼神,如春波,似秋水,328更如公主的眼睛,除了柔情,还有王者的光辉。
拥有328吧,她是你人生的梦想
拥有328吧,一镜在手,别无所求。
这段文字虽然四年前看过了,今天长乐兄又晒出来,诲人不倦啊,呵呵。
当时(2009年7月)我们的影友G哥受Z哥的毒害,茶饭不思,在美国找到一只328,镜头到手后委托长乐和我测试,长乐嫂亲任模特,于是有了长乐兄的这份测试报告。长乐的文字,与328一样毒。
我也是被毒害者,09年之后,发动朋友在全球搜寻,于今年初才终于找到。为了迎她入门,被迫将另几个镜头卖出筹款,此中滋味,影友都懂的。
上图应景: Hasselblad(Zeiss)300mm F2.8 SA,Lake Pukaki附近,新西兰南岛,2013年8月。
起10年前买哈苏的第一个晚上,兴奋得抱着哈苏睡觉,现在拥有1DX,虽然也是欣赏把玩,却淡定很多,无论如何也不会抱着相机睡觉了。时代进步了,人虽恋旧,也应该与时俱进。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,用胶片的心拍数码的片。狭义来讲,器材是手段,摄影是目的,广义来讲,摄影是手段,快乐生活是目的。 |
|